|
目 录
|
|
正确处理组建出版集团的几个关系刘自虎
1.出版业与大统一的关系。目前组建出版集团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有些地方把出版社组建成大统一的出版集团,如果这种集团是按照行政手段组合的,就会把优质资源和不良资源混合在一起,容易拖垮优质资源。由于这种集团没有真正实行政企分开,就不能打破行政保护的格局,也不能通过竞争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进而推进出版业的发展。这样的出版集团虽然有利于与外省的出版集团竞争,但竞争一旦威胁到本省出版集团的利益时,保护性措施就会接踵而来。其结果,内部没有竞争,没有合力,因此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促进出版集团的发展。1958年大跃进,全国农村实行大一统的人民公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教训深刻。 2.大集团与中、小出版社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要有一批大集团和一些有特色的中、小出版社同步发展。在出版资源和能力较强的省市,应至少组建两个以上的出版集团,以利开展竞争。这种大集团的组建必须是强强联合。如果强弱联合,将会重犯过去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错误。市场竞争理应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竞争不仅是出版集团之间的竞争,还应该是大、中、小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中、小出版社往往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优势,在某个特定方面与大出版社和出版集团展开竞争,从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的关系。组建出版集团的核心是追求出版的规模效益。我国出版单位与外国出版社相比,大都属于不大不小的企业。这种规模从大出版社和大市场的角度来看,当然难以产生经济上的规模效益。因此,出版集团应由相当数量的单位组成,应有相当数量的出版品种,相当规模的销售收入,相当份额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有一定规模,具备了产生规模的条件,但不一定产生规模效益,这里有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有效组织的问题。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N倍的投入产生大于N倍的产出,这称为递增的规模效益。如果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不变,甚至降低,也说明存在规模经济。如果 N倍的投入产生了小于N倍的产出,这就是规模不经济,变成了经济规模了。对一个项目投入几千万上亿元,有规模,如果几年有效益,收回成本并有赢利,这就是规模经济,反之,就只能称为经济规模,容易造成企业亏损。这点是值得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出版集团与人才的关系。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我们要广泛吸纳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特别是要选好各单位的一把手。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进口”关,从事业发展的需要选用人才,不搞照顾;二是把好“在口”关,对在岗职工要严格培养、教育、考核,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试、民主评议;三是把好“出口”关,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贯彻干部交流制度,实行任期考核制,使职工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人才济济,事业有成。(作者单位: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ID: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