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报刊的动态管理梁前刚
报纸、期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与图书等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明显区别是出版周期短,变化快。为着紧跟时代和形势变化,报刊无论是刊载内容,还是版面形式,都要求求新求变,新闻性报刊尤其如此。正由于此,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关注报刊动向,及时抓住有关倾向进行指导,即常说的做好动态管理。 报刊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条:一是对好的做法,总结经验,予以推广;二是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本文仅就如何及时制止和防止或减少报刊失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识报刊出现失误的特征 总体上讲,我国报刊的发展是健康的,但也不可否认,个别报刊出现差错和失误也是常有的事。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是突发性。 即报刊发生差错或失误时常是在人们不经意时,或者说使人感到意外。从实践中看,发生问题的报刊既有不太遵章守纪的,也有平日遵守规矩的;既有办得稍差一些的,也有质量一直较好的。当然,不太守规矩、且办得较差一些的报刊出问题的频率要高一些,但到底哪种报刊哪个时候出问题,常常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二是不连续性。即就一种报刊而言,通常不会连续出错或同一种失误反复出现(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 三是变动性。即有些报刊这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那样的过错。或者,一个时期格调问题明显,一个时期出版秩序混乱问题突出。 二、分析产生问题的规律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就可以发现一些带规律的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或预防性措施。 一是透过突发性看必然性。突发性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寓有必然。比如,有些报刊的格调不高,究其原因就是盲目追求“卖点”,忽视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要求,老打擦边球,必然会出界,出毛病就是必然的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端正“卖点”观抓起,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为社会提供优秀精神食粮的“基点”观,从根本上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不然,就会抓一下,好一阵,总断不了根。 二是透过不连续性看关联性。虽然一种报刊不会连续出错或同一种失误反复出现,但有的报刊这次出这个毛病,那次出那个问题也是常有的。分析老出毛病的报刊,其原因基本相同,就是内部管理松懈,制度松弛,三审不到位,就是法规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 三是透过变动性看相对集中性。报刊的失误常有变化,但不是不可把握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大致范围还是可以掌握的,这就要注意透过变动性看相对集中性。比如,由于形势的发展,各种思潮的撞击,有的报刊容易发生导向的偏差,也有的因为推广某种新的出版形式,出现一哄而上、鱼龙混杂、出版次序混乱等情况。为此,管理就应随形势变化而有所侧重,对某些门类的报刊或某个、某几个问题特别关注。综观多年来报刊管理实践,那些创办时间较长的党委机关报刊和比较严肃的学术性期刊,政治导向性出现失误比较少,一些社会生活类、综合文化类报刊相对来说,出现毛病就多一点。政治导向问题始终是最首位的问题,但格调品位、出版次序以及文字差错等也不能够放松。 三、及时改进管理引导方式 改进管理引导方式,应做到四个及时:一是搞好跟踪审读,及时调查了解和掌握发生问题的情况;二是及时报告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及时制定和转发有关文件或通报;四是及时作出处理。只有做到管理及时准确到位,才能使管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为防止和减少同类问题的发生,还应根据发生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谈话、打招呼、召开专题会议、办研讨班、举行法规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后续管理。 (作者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ID: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