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编辑要提高社会交际能力李 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人员要树立强烈的社会交往意识。图书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反映各种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在出版工作中,我们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从这一层面来说,编辑是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的。再者从编辑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也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在图书生产过程中,编辑过程联结着著作过程和印制传播过程,编辑必然要与作者、读者发生联系,与出版发行部门发生联系。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发稿、看样、印刷、宣传等各个环节,编辑都无法孤立地进行工作,都需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出书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策划选题更应有公关意识,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通过调研,进行市场分析,才能充分掌握出版信息,不断开发、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有质量特色的选题。 同时,编辑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编辑在与作者、读者以及各个环节交往的过程中,要遵循社会交际活动的基本原则,如忠诚原则、信用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尊重原则、宽容原则、协调原则等,这样才能调节好自己交往的心理状态。编辑在社会交往中还应运用好各种交际技巧,熟练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交往方式和公关语言,使社会交际活动更好地为实现编辑目标服务。 编辑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和宣传出版社的形象,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力。通过编辑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桥梁,发挥传播和沟通作用,也有助于提高编辑自身的素质。
(作者单位:武汉出版社) (ID: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