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常识性错误及其辨识梁 琼 刘 辉
要做好科技编辑工作,一方面需要掌握和追踪各门科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方向,另一方面也不可忽略最基本的科学常识。 科学常识,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已为实践所反复证实并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了的科学知识。 不同的对象,对于科学常识的理解和把握有所不同,比如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与从事一般工作的人对科学常识的认识就大相径庭。因此,可以将科学常识分为一般科学常识和专业科学常识。一般科学常识指的是大众可以接受的科学知识,专业科学常识则是从事某一专业的人所应掌握的科学知识。科技编辑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对科学常识的认识就要广泛一些,应力求掌握专业科学常识。科学的一般规律、逻辑、语言、自然辩证法、科技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科技编辑而言,是必须熟悉的。 一、科技出版物中常识性错误的类型 从目前科技出版物中常见的几种常识性错误可以得出结论:科学常识是辨识错误的基础。 a.习惯型 该类型是指某些违背科学常识的提法,由于经常反复地使用,以致形成了“不良习惯”。比如,缩小、减少、下降了多少倍的不科学用法时有出现。有一篇文章提到“缩小30~60倍”。事实上,缩小1倍就为0了,缩小30~60倍岂不成了负数? b.乱用型 该类型是指在表述时,或违反常识而定义术语、使用概念;或乱用通用符号,而对非通用的符号又不加解释;或在公式之间不断句,以致产生歧义;或图表设计不符常规,导致关系不明等等而造成的差错。比如, 如果在某一理想条件下,在ε时间内,激发出一个方波Sε(t),并且设方波面积为1,则有 Sε(t)=[JB({]1/ε, 0≤t≤ε; 0, 0>t>ε[JB)] 本例中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初看起来似无异常,但若对其中的条件——0≤t≤ε和0?t?ε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其中的错误。由0≤t≤ε知ε≥0,由0>t>ε知ε<0,两者矛盾,显然有误。经作者查对,第2式应为0>t或t>ε。 c.马虎型 该类型在文稿中常见,经常出现于较为浅显、人们往往不在意的地方。如下表: 量化电平与量化区间结果 误差阵列电平(Qnr) -11
0 E08 16 编辑提请作者将带有“*” 号的右边方括号全改成了圆括号。方括号表示闭区间,即包括端点的值,相邻两个区间的公共端点只可能取一值,不可能取两个截然不同的值。让端点属于上面的区间,则电平应取上面的值,让端点属于下面的区间,则电平应取下面的值。这也是属于开闭区间的简单常识,对图表的设计稍加注意就可发现其疏误。 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危害 a.会妨害进一步的研究 比如依据错误的数据进一步作研究,只会是徒劳无功。 b.会影响生产和工作 比如将十误为一,将错的说成对的,将直接影响生产。 c.会误人子弟 比如习题中的小疏忽将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d.会侵蚀思想作风 如果对科学常识性错误不以为意,长期下去,就会形成马虎大意的工作作风,社会责任感日益淡漠。 e.会为伪科学开绿灯 比如,把违反科学常识的荒诞东西当做科学预测来宣传,江湖术士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科学大师。 三、纠正常识性错误的实例 通过大量的编辑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科技编辑工作中,只需在常识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凭借某些方法和技巧,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下例: Q=-i(N~[][DD)]-1)[HT](θk-ek)/ N~[][DD)][HT](1) Q=(φ-φ+)/Z(2) 式中,N~[][DD)〗,θk,ek,φ,φ+和Z均为实数。 只需数学常识,即可推出两式相互矛盾之处: 如果式(1)正确,则Q是虚数; 如果式(2)正确,则Q是实数。 Q不能既是虚数又是实数,可以肯定上述两式至少有一个有问题。一问作者,原来式 (2)中的Q应为θ,问题即得以解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科学常识的运用能够在科技编辑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科学常识危害不小。因此,作为科技编辑工作者,不应轻视科学常识,相反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些科学常识,以做好本职工作。 (作者单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D: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