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遗产的力作读《〈列子〉真伪考辨》胡兆熹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在中华大地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寓言出自先秦道家重要著作《列子》。《列子》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 、文学史和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 后期成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列子》被禁。汉初崇尚黄老,《列子》得行于世。汉武帝独 尊儒术,罢黜百家,《列子》散落民间。汉成帝求遗书于天下,刘向将《列子》编成八篇, 藏于内宫秘府。东晋时,张湛撰《列子注》问世,《列子》得以广泛流传。解放前,小学语 文课本上有出自《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故事,熏陶了人们排难取胜的心灵。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闭幕词——《愚公移山》,更是激励、指引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奋进号角。 可是,从清季以来百多年间的许多著名学者,诸如19世纪末的姚际恒、何治运,20世纪初的 梁启超、胡适、陈旦,以及当代的马叙伦先生等,先后发表专著,认定“《列子》是伪书” 。前些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的几种哲学史、文学史,以及有关哲学专著和论文,已 经将《列子》称作“魏晋人的伪作”。更有甚者,竟肯定作《列子注》的张湛就是伪造《列 子》一书的最大嫌疑人。最近出版的《先秦文学史》,则干净利索地砍掉了《列子》这部书 ,使它在文学史中没有一席之地。 现已年逾古稀的马达先生,壮心不已,积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37万字的《〈列子〉真伪考辨》,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于2000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 《〈列子〉真伪考辨》这部书,从史学源流关系考证《列子》并非伪书,力辟前人加诸《列子》的不实之词,从《列子》的成书和流传等多种角度,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宏观论证和微观分析,争取“还《列子》本来面目,恢复《列子》应得地位”,使《列子》这一珍贵的文化 遗产在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马达原任职于北京出版社,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寓言》杂志主编,曾撰有《中国寓言大观》等十多部著作,有的已译成英、西班牙、阿拉伯、乌尔都、孟加拉等文字,向国外发行。他的新著《〈列子〉真伪考辨》,文 风质朴,深入浅出,既富有学术创见,又能雅俗共赏,是一部研究古籍的力作。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农业学校) (ID: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