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伟大历史进程的图像巨作评大型历史图片集《辛亥革命大写真》□ 查加伍
辛亥革命距今已九十多年了,尽管中国和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然而辛亥革命建立的丰功伟业是永存的。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 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章开沅、学者王兴科及湖北省史学界、出版界本着历史责任感,联络海峡两岸及海外众多文史博部门、纪念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各界仁人志士,收集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种珍藏图片、实物,共襄盛举。编纂者、出版者通力合作,历经数载寒暑,严格编选,精心设计制作,撰文20余万字,选图3 800余幅,遂成一巨帙,于2001年10月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向海内外发行。这套以《辛亥革命大写真》命名的大型历史图片集(上、下集)的面世,是对辛亥革命史学的一大贡献,也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历史教科书。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忘记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当今有些人思想趋于庸俗浅薄,不重视历史的现象时有所见,在部分年轻人心中,对辛亥革命恐怕只有很遥远、模糊的印象,辛亥革命所激发的民族精神似乎正离我们远去。章太炎先生说过:“不讲历史,昧于往迹,国情将何由而给?”(《历史之重要》)今天,经济全球化正影响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负面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对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也不例外。因此,正确地认清世界形势,认识我们的历史和现在,才能更好地把握我们的未来。湖北史学界、出版界不惮艰辛,不吝巨资,出版《辛亥革命大写真》这样一部历史图片集的根本意义也就在这里。 “左图右史”之说自古就有,是我国史学著作的优良传统。它说明图片在历史学中的重要性。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已有照相术,得以保存当时的照片,从而能够以客观图像真实地再现此一历史进程,这是古代历史典籍无法具备的客观条件。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大写真》具有特殊的史学价值,翻阅该书,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能更客观全面地把握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和精神实质。 历史文献贵在真实准确。《辛亥革命大写真》就其真实性准确性而言,也是一大特色。一般来说,历史愈久则资料愈难收集,编撰选稿难度也愈大。辛亥革命距今虽只九十多年,但这一期间战乱频仍,国家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毁灭性战争,政权也多次更迭,侵略者和民族败类乘战乱之机窃取各种文物典籍,以致大量珍贵文献流失海外。辛亥革命的很多文献实物也遭此厄运。因此,有关辛亥革命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的收集非常困难。《辛亥革命大写真》的编纂者不惮辛苦,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收集第一手的文史资料。台北的国父纪念馆、阳明山中山楼管理所、国父史迹纪念馆,湖北、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福建、贵州、重庆等地的文博单位,以及大学研究机构、学者、辛亥革命者后裔,都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作为首义之区的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建馆数十年来积累了近万件相关图片、文物,这次也倾其所有贡献出来。同时,与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博单位、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图片资料。正是来源于各方面近万件图片实物资料的汇聚,奠定了这部图集坚实的史料基础。面对众多史料,编纂者小心谨慎,反复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参详核实,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绝不把任何疑点带进书稿之中。为了使每幅图文不出差错,他们用放大镜鉴别照片的细部,以求无误。有这样一件事很能说明编纂工作的严谨。一位人士自称收藏有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军文告,编纂者对其内容有怀疑,但一直不能确定,于是反复察看当年布告文告的历史照片,发现军政府的文告无一不是使用黄帝纪年,收藏者的文告则署为“辛亥年”,这样一来,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件伪造的文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确保了这部写真巨著文献资料的真实可靠。 《辛亥革命大写真》的另一特点是它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客观公允性。辛亥革命以来,国内外也曾出版过一些写真图集,如最早1911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大革命写真画》,稍后江汉出版社编印的《辛亥革命史画》,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辛亥武昌起义》,1991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史地图集》等。这些图集在研究辛亥革命史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资料条件所限,一般都只能从事件本身或某一侧面进行编撰,图片最多也不过340余幅。另外,有些图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尽客观公允之处。 《辛亥革命大写真》的编纂者没有把辛亥革命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历史过程。在本书中没有对辛亥革命作就事论事的简单评述,而是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剖析,从各个层面系统地展示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起因、结果以及随后的各种影响等。诸层面的内容经过分篇编排,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全书分背景、开端、同盟、风潮、首义、响应、共和、终结、文物、纪念共10篇。编纂者力图用丰富详实的史料,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一意义深远的革命运动的全貌。显然,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没有一定规模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经编纂者精心筛选,这部图集仍有3 800幅照片,超过了此前出版的同类图集的规模。这部图集的出版,使一些史学界长期模糊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历史事件得以澄清,如共进会的实际情况及与同盟会的关系、阳夏保卫战、江浙联军会攻南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革命党人暗杀袁世凯等,在这本图集中,这些事件的详情和相关图片、信函、文告等均呈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这些真实详细的历史资料,自然消除了以往各种误传及有关图书中的不实记载。编纂者力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也就使本图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持论客观公允。例如对这场革命的评价,在有些史著中偏重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面。从这部图集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辛亥革命仁人志士的强烈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他们以挽救祖国危亡、振兴民族为己任,前仆后继追求祖国的解放和独立富强,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示了辛亥革命运动的本质所在,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有力地影响了后来的历次革命运动。因此,辛亥革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又如图集展示的资料使我们对洋务运动、立宪派活动也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如张之洞等固然是清王朝的重臣,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接受西方文明,推进洋务运动带来的新知识、新思想以及铁路、工厂、学校、邮政、通讯、新军备等诸多事业的进步,客观上催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觉醒,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辛亥革命大写真》是一部集大成的写真史学巨著,包含的史学信息是丰富的。它不但使读者对辛亥革命的全过程有清晰的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这次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史料基础,开拓了新的视野,是目前国内外收集资料最丰富、全面、客观的辛亥革命历史图集。由于编纂人员艰苦细致的努力,以及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使这部图集的内容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奠定了它在辛亥革命史学中的重要学术地位。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出版社)
(ID: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