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借助于出版科研的云梯王建辉
新时期的阳光铺出了出版发展的康庄大道。20多年的出版业发展,诚然是中国出版史上最伟大的出版实践。20余年沧桑巨变,中国出版人书写了超迈前人的历史性辉煌。 伟大的出版实践需要并值得我们去求客观的反映,去做理性的总结。于是出版科研应运而生,又于是就出现了出版科研的发展与繁荣。这是史所未有的文化生长。出版实践的沃土长出了出版科研之树。出版实践是土也是根,如果说出版实践是生命之根,出版科研就是生命之叶。根叶共茂盛,这20多年既是出版实践的辉煌时期,也是出版科研的黄金时期。 出版实践需要科研,需要用工作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不同形式,从不同层面来展开科研。工作研究是经验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依托和抽象,学术研究是展开和升华。那么,出版科研对于中国出版业20多年改革开放是否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回答是肯定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对于行业的成熟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一个没有理论思维或者说无学的行业也是缺少生机的行业。其次则是对于人才的成长有着强力的引领,对于出版从业者素质的提高毫无疑问地具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帮助作用,一代出版新人的成长是借助于理论的翅膀的。没有学术理论的云梯是难以登高,难以望远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出版科研在其生长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这是出版科研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高墙起于垒土。继续前行,壮大出版科研的根苗,进而言之,出版科研生命之树能够常青,主要依赖于出版事业极大的发展,其次便是出版人广泛的理论自觉,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出版科研要为出版实践服务,要转化为生产力。舍此三条,夫复何言? 出版实践与出版科研是出版之树的根与叶。我们要探索出版实践的规律,同时也就要探讨出版科研的规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试图找寻规律的年评。而用年评的方式对20多年出版科研进行回顾总结,还是学科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一种尝试。这也是湖北省编辑学会与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的一个合作项目,双方共同策划共同设计,并共同约请有关人士进行研究。因为是第一次,回溯的时间跨度就必然比较长,要对20多年进行全面回望,在这样的基础上以后或将逐年一卷,作为《出版科学》的增刊出版,希望能够对出版科研有所贡献。 年评的作者既是20多年出版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也是20多年出版科研的执著投入者,有的是资深人士,有的是后起之秀,我对他们充满敬意。作者们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的方面很多,都是富有启发的,因为从这些述评中集束的信息,反映出中国出版的逻辑进程,既是改革历程和发展进步的记录,也是一代人思考的记录。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重视。因为作为《出版科学》的增刊编发,所以一援前例由我在前面写上几句话,权作卷首语,虽然明知不当,但也只好勉力为之,更何况对于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ID: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