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图书版本的创新李新华
近期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新版《现代文学精品丛书》,收入鲁迅、朱自清、徐志摩、许地山、萧红等八位著名作家的文集。这些现代文学精品经过重新包装设计,投入市场,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市场销售看好。这套丛书编选精当,包装精美,内文设计赏心悦目,体现了精品的文化底蕴。特大32开本,布纹亚光封面,欣赏价值超过了同类图书。这些著名作家的选集此前已有多种版本上市,影响最大的要数浙江文艺出版社的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当时也出了选本,只是选取的角度和规模不同。 市场调查发现,许多人喜爱阅读和珍藏这类精品图书,在某种情况下,阅读和欣赏已难分伯仲,有时甚至欣赏的意义大于阅读。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商机,即将这些文学精品重新包装定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现代文学精品丛书》以及《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都是出于这一考虑。 这一策划的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时代审美情趣的变化,符合新生代的审美需求。对图书的装帧设计、正文版式、用纸、开本等,不同时代、不同读者有着不同要求。将不同年代的精品图书放在一起,其中的变化发展一目了然,从中可以看到人们审美需求的差别,也更能认清图书版本创新的重要意义。 任何事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对这类图书的内在价值需有准确的认识,不能有任何忽视。这里所说的图书价值与畅销和时尚没有多少联系。市场有一些图书会风云一时,但只是热闹一时而已,时过境迁,便成了“明日黄花”。文学名著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得到社会的认同,它们的价值已超越特定的时代。开发它们的出版价值,使人类文明得以发扬光大,是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许一年半载之后,也许会更快,就有优于我们版本的这类图书投放市场;或许我们自己也会更新设计,重新包装;或许我们会将这一出版理念延伸到其他精品图书上,如名人传记等等。无论怎样的发展变化,版本创新都是一个积极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作者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 (ID: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