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由《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的何小敏
一本薄薄的翻译成中文仅四万字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竟然轰动了世界,乃至成为国际各知名企业指导员工工作与生活的理念,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小书的魅力究竟何在?慢慢品味一番之后,才觉得它的确不同凡响,在看似平常的故事中表现出深刻的哲理:只要你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总会获得成功。只要遵循这种理念不懈追求,最后总会有一扇成功之门向你打开。只要按照这种理念去找寻自己新的目标,无论在多么激烈的社会变革面前,你也不会变得惶惶不安,手足无措。 这本书以寓言的形式虚拟了四个小角色:小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唧唧。起初,他们都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迷宫中找到了一座蕴藏极其丰富的“C奶酪站”,于是无忧无虑地生活下来。然而,奶酪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是奶酪的数量在减少,二是奶酪的质在发生变化,渐渐地发霉,不能食用了。小老鼠嗅嗅、匆匆最先发现了这种变化,立即在迷宫中寻找新的奶酪。而哼哼和唧唧却仍然沉浸在找到“C奶酪站”的成功喜悦之中,他们坚信,“C奶酪站”的奶酪是永远吃不完的。然而,他们有一天终于发现:“C奶酪站”的奶酪已经不多了。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毫无思想准备的哼哼和唧唧并没有像嗅嗅和匆匆那样立即采取行动,而是站在自家的门前大声地责怪:“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不公平!”唧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开始寻找奶酪,终于有一天找到了“N奶酪站”,并遇见了早已到达这里的嗅嗅和匆匆。而此时,哼哼仍守在“C奶酪站”,继续责备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尽管他陷入已经没有奶酪的恐惧之中,但仍然没有行动。 这篇短小的寓言折射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面对变化,如果不采取行动,终究会被淘汰。在现实中,嗅嗅、匆匆、哼哼、唧唧这四个小角色实际代表着三种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不同态度。嗅嗅和匆匆根据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在不断寻找出路中重新获得成功。哼哼在发现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时却不采取任何行动,继续抱着自己的经验,站在原地幻想,结果,正是这种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蒙蔽了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唧唧也曾在事物突变面前彷徨过,但他发现奶酪不会再有时,能抛弃旧有的观念,经过一番曲折和努力,又能重新获得成功。这三种态度的确存在于现实的人群之中。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呢?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就具有现实意义了。 改革开放已经改变了我们周边的环境,出版行业被卷入这股浪潮之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加入WTO又似一股新的浪潮迎面扑来,这无疑是有人来动我们的“奶酪”了。因此,逼迫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做出新的选择。是随着形势变化再去寻找新的“奶酪站”,还是泰然处之,看着别人把“奶酪”拿走?看看出版业的现状,不得不承认我们行业中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 首先,在心态上呈现出一种不安的状态,只想防御,不思改变策略,把长期行为演变成短期行动,形成浮躁心理和应变能力的退化。其次,在图书选题价值取向方面,仍然在不假思索,盲目地、简单地重复出版同类图书。这样下去,一旦外版精品书涌入,就会遭致打击,甚至被淘汰出局。再次,出版单位缺乏科学管理,没有整体意识。很多单位管理大多属经验型,各部门各编辑室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统一的运营机制。如果外资涌入,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奶酪可能已经被悄悄地蚕食了。出版行业的形势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是像哼哼一样消极地等待,在那里大喊着“这不公平”、“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像嗅嗅和匆匆一样,继续寻找新的进取目标,来改变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我看最好的答案就在这本书中:“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遇见变化,随时做好被拿走奶酪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改变,随着奶酪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如果做不到这些,至少也应像唧唧那样,大发一顿牢骚之后,毅然跨出“C奶酪站”,再去寻找 “N奶酪站”。 (作者单位:武汉出版社)
(ID: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