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许淳熙摘 要: 在归纳论文评审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将现代文献搜索方法和论文评审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论文评审方法。该方法与现今使用的主观评价法不同,是一种客观评价法,由主题、概念、成果搜索评价和参考文献搜索评价组成,可客观迅速地判别论文的创新价值。 关键词: 论文评审 文献搜索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 论文评审的意义与现状 如果用“论文评审”作为检索词,用百度搜索引擎,可找到13800个网页,足见有关论文的评审或评价是一项经常要开展的工作。该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和不尽相同的目标。对于研究者而言,论文评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环节。因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每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都是对科学知识系统的检验和补充。这样就必须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己的研究。对于科技编辑而言,论文评审结果是判别文章能否发表的主要依据。而对于论文评选活动而言,评审的目标是找出文章间的差距。尽管研究者、编辑以及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各自的目标不同,但他们都运用同一手段,进行论文评审。 由于论文评审工作的经常性和重要性[1,2],如果评审结果不客观公正,不仅易于引发种种矛盾,而且影响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为人们所不齿的学术腐败,就与评审工作的偏差有着某种或因或果的关系。为求得论文评价的公正性,一些评审方法被提出和运用。比如,用双盲评议法以杜绝评审中易出现的“人情评”“关系评”现象;用双明审稿制度,以利于评审专家与作者双方的对话与交流[3];用定量评价法使评审更为准确。 但无论是双盲评议法、双明评议法,还是定量评价法,或者目前常用的其他方法[4~6],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主观评价法。即评审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信息,来判断论文的价值。不容否认,以往的论文评审活动中所产生的争议,多与评审者的主观评价有关。因为对于科技论文而言,创新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7],一篇科技论文如果缺乏新的发明、发现,一般是没有发表价值的。对于其他类型的科技文章而言,也必须具备某种新意,那种似曾相识、人云亦云的文章只会浪费读者的时间。但在21世纪与以往不同,以往一个专家可以看完其专业全世界的所有论文,如今则没有可能了。由于无论何学科、何专业、何方向,同类文章均很多,难以尽阅,从而导致论文评审者判断论文是否具备新意带来困难。 为探索该问题,现提出一种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论文评审方法——搜索评价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现代文献搜索方法引入传统论文评审方法之中。 2 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的关系 2.1现代文献搜索方法 作为科技编辑,掌握现代文献搜索方法很有必要。因为核对稿件的参考文献和查找相关文献属常规性工作。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网海茫茫,为找所需科技文献往往会折腾半天。如何迅速便捷地查找文献呢? 通过网络有两条途径搜索科技文献,其一是数据库检索;其二是网上出版物和网页检索。数据库是一门研究数据管理的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数据库技术体现了当代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使计算机应用真正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数据处理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据库的结构为:文档-记录-字段。数据库的类型很多,如有书目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超文本数据库等。科技编辑常用的数据库检索系统有: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SA;或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orrent Bulletin on Science Technology,CBST)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中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有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系统、中文社科引文索引等。网上出版物和网页检索一般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目前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各有千秋,需了解它们各自覆盖信息的特点。 文献搜索的方法很多,有直接法、追溯法、循环法、截词法、通配法、限定法、加权法、聚类法等。这些方法虽然使用的搜索策略各不相同,但其基本技巧均为单检索词搜索和多检索词复合搜索两类。其目标均为尽可能快地查全和查准有关文献。 2.2论文评审与文献搜索密切相关 文献搜索和文献评价看起来似乎无联系,实质上这两个问题是互为前提,紧密相关的。首先,文献搜索是文献评价的基础,不查阅相关文献就难以判断被评价文献是否具备创新性。在科技文献评价的指标——创新性、逻辑性、论文性质、理论水平、研究难度、成果效益、规范性、写作技巧、引用率、获奖情况、被转载情况等中,创新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人类对任何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总是一个连续积累的过程。如果无视前人的工作,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将要从零开始;如果重复已有劳动,则没有任何意义。科学研究贵在创新,新的研究纵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创新须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把前人的终点作为自己的起点,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努力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那些问题。其次,文献评价是文献搜索的目的。人们总是为着某种需要而查找文献,要判断查找到的文献是否符合需要就要对这些文献进行评价,如果查到的文献多则要筛选,而选择也是一种评价。尽管文献搜索和文献评价的联系密切,但目前的文献搜索方法和文献评价方法却互不相关,各走各的道。基于这种密切联系,可将两者结合起来。 3 科技文献的搜索评价方法 3.1主题、概念、成果搜索评价 首先确定所需评审论文的主题、所提出的新概念、获得的成果等,并从其中归纳出若干搜索词,再分别进行单词搜索和复合搜索。即先进行单词搜索,如果搜索结果较少,即可分析搜索结果并进行判断;如果搜索结果太多,则增加一个搜索词,用“与”“或”“非”等连接词组合后进行复合搜索,如果搜索结果满意,即可分析搜索结果并进行判断;如果搜索结果仍太多,则再增加一个搜索词……直至搜索结果满意为止。 然后对搜索出的文献进行分析处理。检出文献与被评审论文的关系有包含、相交和分离三类,分别用符号 ,∩,≠表示。如果用A表示被评审论文,用Bi,i=1,2,…,n表示某检出文献,那么A Bi表示被评审论文A的研究成果已包含在文献Bi中,A没有创新性;Bi A则表示A的研究成果是文献Bi研究成果的发展。A∩Bi表示被评审论文A的研究成果与文献Bi的研究成果存在部分相同的情况。A≠Bi表示被评审论文A的研究成果与文献Bi的研究成果无关。 根据以下准则可以初步判定被评审论文是重复研究,是已有成果的重新排列组合,还是现有研究的发展,或是具有独创性。 准则1 如果在所有检出文献中只要有一篇文献存在A Bi的情况,则被评审论文是重复研究。 准则2 如果所有的检出文献都与被评审论文存在Bi A的情况,则被评审论文是现有研究的发展。 准则3 若A ∪(Bi∩A),i=1,2,…,n,则被评审论文是现有研究的重新排列组合。 准则4 若∪(Bi∩A) A,i=1,2,…,n,则被评审论文是现有研究的发展。 准则5 若Bi≠A,i=1,2,…,n,则被评审论文属于全新的内容。 在遇到准则5所描述的情况时,因被评审论文缺乏与以往研究的联系,故需着重考察其理论基础和逻辑性等,如果言之成理,则有可能属于开创性论文。 3.2参考文献搜索评价 在上述5个准则中,只有准则1和准则3可以得到肯定的结论,其他3个准则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因为在进行主题、概念、成果搜索时,有可能漏检有关文献。若希望尽可能检全有关文献,又会使过程变得比较繁复。为使评价过程能较为快捷与准确,则可进行参考文献搜索评价。 该方法是通过考察参考文献的性质特征和引用方式来判断被评审论文的质量[8,9]。参考文献本身具有如下一些性质特征:1)类型,即是论著、论文、综述文章、教材、科普文章等;2)发表时间;3)发表媒体;4)文种;5)文献层级与引用频度;6)作者知名度。引用方式则包括如下方面:1)引用数量;2)引用目的;3)引用位置和分布;4)引用深度。 关于类型。一般论著的出版周期较长,综述文章、教材和科普文章是已有成果的再描述,而论文为发表较快的成果,故若被评审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主要是论著、综述文章、教材或科普文章,则可能结果不新。 关于发表时间。若被评审论文引用的均为年代较远的参考文献,则可能结果不新。 关于发表媒体。若主要引用本领域重要学术刊物上的文献,则水平较高。 关于文种。若引用国外媒体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则表明被评审论文注意到国际上的研究情况。 关于文献层级与引用频度。因文献计量学显示,80%的高质量论文集中于不到20%该领域期刊上,这些期刊上的论文文献层级较高;同样,论文的引用频度高说明所进行的探讨比较热门。 关于作者知名度。也是反映文献质量的一个指标。 关于引用数量。若太少或太多,则可能出现使用了已有成果但故意不引文献的情况,或者实际上无关的文献很多的情况。 引用目的包括作为研究基础、提供证据和说明、提出问题、批评否定等,这些属于正常。也有非正常的,如超前引用,即引一些自己还未发表的论文;夸张引用,即大量引用关系不大的文献,特别是自己以前发表的文献等。 引用位置、分布、深度等均可从某个侧面反映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搜索评价的过程可分两步:首先通过文献的性质特征和引用方式对被评审论文的参考文献体系进行初步考察。如果发现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多数都是论著、教材一类,或发表年代较早,或发表在学术性差的期刊,或者对国外的情况一无所知,或无关引用行为占主体等,则说明其成果可能不新。由此可初步判断其质量。然后再对被评审论文进行主题、概念、成果搜索,并将搜索结果直接与被评审论文的文末参考文献列表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有较多的本领域新成果文献未列入,则说明其可能缺乏创新性。由此可进一步判断其质量。以上两步,可判断相当一部分论文的创新程度。对于仍无法确定者,再运用上述的5准则进行判别。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献评价网. http://211.151.91.91/oldcnki/wxpj/index.htm [2]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科学技术部文件,国科发基字[2003]308号 [3]赖君荣.论高校学报科技论文的评审.编辑之友,2002(6) [4]傅恒,赵志强.SCI与高校学报评价的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 [5]邱丽等.学术论文审稿中存在的问题与编辑作为.出版发行研究,2003(8) [6]李桃,陈永杰,张祥合.建立科技期刊稿件评审管理机构的设想.编辑学报,2003(2) [7]吴劲薇.对论文评审和期刊评比的一些看法.编辑学报,1998(1) [8]李林峰.参考文献中审稿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研究:[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0 [9]马永军,倪向阳.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编辑学报,2003(1)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动态》编辑部)
(ID: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