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不尽文采风流读《发现的愉悦》邓宁辛
陈子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家,读他的发掘现代文学史料的文字,有一种读历史掌故的愉悦,有一份怀旧的感动。现代对于读书人是一个人文自觉的时代。作家们无论是在作品形式上的尝试,还是在内容上的开掘,一出手就是一种风范,一亮相就是一座峰峦。那一批杰出的人物,是如此才华横溢,如此生命力旺盛,真让人有一种不尽文采风流的感觉。读陈先生的《发现的愉悦》,这种感觉再一次被唤起。这固然是因为历史本身的魅力,那些杰出人物的魅力,但陈先生的文字也是一种不尽文采风流。 陈先生好像就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写发现的过程和发现的结果的。本来,历史如河流,生命如流中的水滴。这样,寻找个体的行踪,事件的始末,故事的因果,就是给一滴水的流向定位,就是学术的披沙拣金。这个过程是枯燥的,结果也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多少好处。但可以看到,历史是我们的昨天,社会没有死去的历史,一切过去都深刻地烛照着我们自己,一切文明陈迹的发现都是对人的未来的照亮,那发现的过程是饶有兴味的,发现就是贡献,发现也有愉悦,陈先生显然是揣着后一种心情。这样让我们读《发现的愉悦》,不仅能感受到一份文采风流,同时也是分享愉悦。 在《当年风光依稀影》里谈作家办报刊时,陈先生引了施蛰存的一首小诗,“一刀一尺三支笔,批抹时文到日斜。如此生涯马纯上,为人作嫁我丧吾。”这是编辑的自叹,同时又是作家、学者和编辑家三位一体的自得。因为那是一种社会实现。大作家主办报刊,立即就洛阳纸贵。但大作家们为什么愿意牺牲才华与时间去为人作嫁呢?很简单,扯起招军旗,就能发号令,就能贯彻自己的文学主张,培养文学新人。自弹自唱自吆喝固然辛苦,但不受制于人,也能迅速造成影响。如此,虽然文章是小道,但文章也是千古事,于是改造人心,塑造家国,亦就功德无量,十分神气了。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鲁迅主编《萌芽》《译文》,曾孟朴、曾虚白父子主编《真善美》,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田汉主编《南国月刊》,丁玲主编《北斗》,林语堂主编《论语》《人间世》,徐志摩主编《新月》,戴望舒主编《新诗》,胡风主编《七月》,周瘦鹃主编《紫罗兰》,朱光潜主编《文学杂志》,茅盾主编《文艺阵地》……真是壮观啊。可惜后来历史拐了弯,便风光不再了。 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家的创作与情感,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公案。在这里,作者一下推出了六篇关于徐志摩的文字与情感经历的文章。他发现了徐志摩《赠狄更生》的佚诗,见证了一份中英师生情。他清理了林徽因、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分寸,他辨识了陆小曼的文学才华。这些文字虽然我们在报刊上也见过,但聚束推出,印象就更深了。徐、林、陆,乃至梁思成,乃至梁启超都已作古,且都是文化名人,都于中华民族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理清他们间的恩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认识历史人物有好处。也许到明天又有人有新的发现,甚至会改变陈氏的结论,但材料无论真伪都有价值。而美国女作家项美丽的《中国与我》,却是另一种爱情,另一种家国命运。 再就是张爱玲,她一直是陈先生下力气研究的对象,甚至近年的张爱玲热就是陈先生推动的,这是陈先生的大功劳。这里陈先生让人领略到的是张爱玲的《惊艳,在画笔里》,张爱玲绘画的天赋也确实让我们惊艳了。于张爱玲,目前所见她最早的画作是其中学时代的漫画《某同学之甜梦》。所以,陈先生就取张爱玲的自绘图做这篇文章的插图,是粗线条、大色块的那种,不很美丽,也不太精致,但是可以让读者展开想像的翅膀。此时的张爱玲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呢——自娱自乐的、淘气的、乖巧的、可爱的?《天才梦》和文学奖,使我们看到张爱玲的文学起步。 全书自然不止这些。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手稿和题跋的复得,《周作人年谱》增订本略评,吴宓与梁实秋的君子之交,谢冰莹的佚文的发现等,都是作者辛苦经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已被岁月尘封的人与文的重现,其当年神韵更让人饶有兴味。《摩登上海的线条版》一文就是介绍郭建英其人其画的。陈先生认为:“无论在郭建英之前还是之后,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用画笔集中描绘上海这个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流行和时尚、梦幻和刺激。”他为文章配的图是郭建英笔下的上海摩登女郎。那线条的简洁、柔和、优美,活脱脱地勾画了一个“摩登都市尤物”的形象。他说现在的人只知道谭盾,却不知当年英年早逝的谭小麟,一句话就把谭小麟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突出出来。还有关于毛边书的收藏、作家签名本寻觅、作家书信的解读,都显现的是文化生活中的另一话题,当然也是学术。 现代文学是了不起的,陈先生的发现也是了不起的。其林林总总,陈设开来犹如一条古董街肆,那些浸着个人感情的文字,也使读者有如听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陈先生把读者带到那个时代,带到那些人、那些事之中,让人着迷,又让人长知识,这便是陈先生可骄傲的地方。正如他自己在《文人事》的“跋”中所说的那样:我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对现代文人生平行谊、著译佚作的考证辨析上,在这些方面,我多少有些新的发现,对一些长期有争议或真相不明的文学史悬案多少有所澄清,对若干被忽略和被歧视的重要作家的研究也多少有所推动”。确实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陈先生为这些文字还配上了不少有价值的图片,其中不少还是陈先生自己的“独家发现”,这无疑为阅读和了解提供了方便。 《发现的愉悦》,陈子善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22.00元 (作者单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ID: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