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及对策探析许举信摘 要: 国有资产流失方式按渠道划分可分为公开流失和潜在流失。本文分析了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出版业 国有资产 流失 原因与对策
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分析当前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形式有:一是出版单位盲目上选题,跟风出版。某些出版社选题质量低劣、雷同,重复出版,这些一哄而上的选题,从中获利的往往只有几家,而其他大多数出版社只能是增加库存。二是为获奖而盲目投资。有些出版社为获奖,不惜代价,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这些巨大的投资往往得不到回报。三是决策不民主。出版单位法人代表个人说了算,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支笔、一张嘴。虽然出版单位内部也规定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透明度,职工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有资产流失,职工难以发挥民主管理监督的效能。 2.在出版单位转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大部分出版社将通过转制,作为经营性的出版单位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新体制的实施,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保证。但由于一些地方在操作中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些地方在组建出版集团过程中,对国有资产高值低估。最常见的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计算,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有意无意吞噬国有资产。 3.人才的流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优秀人才是国有资产评估中的一大笔财产。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版业相对落后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优秀的人才往往只把出版社当作事业的一个跳板,人才流失严重。 4.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出版单位经营管理混乱,没有章法,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致使决策失误。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出版业整体效益下降甚至亏损。 5.不在账面上反映无形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会计制度改革前,无形资产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而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其价值很多体现于图书的品牌、图书的价值和文化积累上,有的出版单位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无形资产,比如说商务印书馆。但时至今日,很多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尚未估计入账,出版单位的权益无从体现,图书商标、图书品牌等无形资产流失于账外。 防止出版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既有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过程中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又有在资产评估、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造成过失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既有领导人的责任、中介机构的责任,也有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因此,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既要有宏观方面的控制,也要有微观方面的措施。 1.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科学的、可量度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由出版单位的图书成本、图书质量、图书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等主要内容组成。二是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在认真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确定目标,由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与出版单位签订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责任状,并报同级计委、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三是建立严格、合理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方法体系,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门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这种考核是从出版单位的规模效益的角度评价出版单位的业绩,兑现奖惩,从而规范出版单位的经营行为。 2.强化管理,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一是要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提高现有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改变以往重购置轻维护的偏误,真正达到终身管理的目的。二是出版单位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检查国有资产完好程度,对确属闲置国有资产,可通过中介组织进行评估后妥善处理,为出版单位再生产提供资金来源。三是各级主管部门在制订计划指标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设立复合指标体系,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列入考核指标内,并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定期考核各指标执行结果。 3.加快对出版单位国有资产授权。尽最大可能使出版单位获得直接授权或享有真正的资产支配权,直接进行资产授权,使其能够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这样才能使各出版单位真正以主人翁的精神去管理和运作获得授权的国有资产,确保其保值增值。出版业的国有资产授权已经在进行,有些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的国有资产授权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一些已经获得授权的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来看,授权的效果不很理想。授权一般是到出版集团,由出版集团对所属发行集团和出版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也有的发行集团获得了直接授权)。发行集团和出版单位不是直接授权的对象,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无法拥有法人主体地位,进行国有资产的运营。 4.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出版单位经营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才。由于领导人知识的局限性以及作风不民主导致出版单位由兴旺走向衰败的事例不少。因此,选拔优秀的社长,组建好的领导班子,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是使出版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5.财务部门要加强监管。各出版单位的财务部门对本单位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使其不断增值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制订出一套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1)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根据年度考核与任期考试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核结果,兑现奖惩。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则予以处罚,并终止甚至取消其经营国有资产的资格;对弄虚作假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者,必须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2)建立出版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出版单位生产要素的各主要环节及经营成果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发现资产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督力度,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 (3)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关于出版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受侵犯。 (作者单位:崇文书局) (ID: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