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编辑心理论》张自然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文化的转型和激烈的竞争,给所有的中国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编辑,不仅自身要适应这种强烈的文化震荡和社会变迁,还要提供新鲜的、高质量的出版物,满足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他们的压力无疑更大。压力的增大,导致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冲突激烈,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当今时代,编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媒介传播、文化交流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与人的深度融合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姬建敏著的《编辑心理论》一书,及时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对现代编辑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编辑心理论》将编辑对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审理、优选、编排、创构活动视为一种全息的心理活动过程,从注意到认知,从直觉到思维,从情感到意志,从潜意识到显意识,从分析个别到抽象概括,从感知审辨到缔构集成,从编辑的个人性格到整体风格,从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到编辑心理素质的提高等,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和分析。特别是结合编辑工作实际,深入探讨了编辑多方面、多层次、多向度的心理特质,对编辑创意、编辑构思、编辑策划、编辑选题以及编辑组稿、审稿、选稿、加工等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心理论》坚持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和反映论原则,实事求是地调查、论证、分析,尤其是运用心理量表对编辑、编辑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定量评估和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都有所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表现出作者较高的学术敏感性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编辑心理论》不仅有助于编辑发现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而且将对编辑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编辑心理论》,姬建敏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定价26.00元)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出版社) (ID: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