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新编辑一个福音推荐《编辑心语》郝建国 苟 萍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每年都会有不少新人充实到编辑队伍中来。因为编辑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到编辑实践中去反复磨练,而且需要知识和技巧的点滴积累,所以,这些新入行的编辑迫切需要有一位老师能够不嫌琐碎地向他们讲述编辑工作常识,真心实意地向他们耐心传授编辑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心语》一书,可以说为编辑新兵们带来了福音。 要成为新编辑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必须拥有足够长的编辑工作阅历,有足够多的编辑工作实践,有善于总结经验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好还能有“老师”的经历和乐此不疲的心态。《编辑心语》的作者郑一奇老师,可以说是诸条俱备的最佳人选。 郑老师,从1977年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到2001年退休,专心致志做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24年,其间先后担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等职,是共青团中央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组织出版了60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大奖3次、省部级以上奖励9次,先后为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编辑,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还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特聘授课专家,为编辑室主任及新编辑岗位培训班讲课。 郑老师在自序中归纳这本书的内容包括“自己历次讲课的讲稿,过去写的涉及出版理念、编辑实务、编辑案例、出版调研、读者工作、图书评论”等方面。认为通过这本书的写作,“与见过或从未见过的新编辑谈谈心。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我编辑工作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编辑工作应当如何做,可以怎样做到位。我想作为一本编辑工作实录,对新编辑多少是有点参考作用的”。基于这样的考虑,郑老师在书中所讲的内容,不好高骛远,而是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时下,“策划”一词在编辑界十分风行。那么,选题策划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郑老师在书中以《试论选题策划的必要性与限制性》、《选题策划的策略》两文,提出了选题策划的十大策略,并以知识读物为例,归纳出十种策划方法,将看似神秘莫测的问题浅显化、通俗化,好学易懂,十分实用。作为编辑,特别是新编辑,经常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流作者,抓到一流稿子。《组稿工作与译著者队伍建设》一文,从组稿工作的内容、组稿的五种方式、组稿的六道程序、组稿中容易遇到的难题及对策、如何发现作者、如何与作者交往、与作者相处容易遇到的八大问题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娓娓道来,对新编辑少走弯路极有帮助。 对编辑工作而言,审稿工作是中心环节,对一名新编辑而言,什么是审稿,文责自负与审稿的关系如何,什么是三审制,初审的职责是什么,初审的步骤和方法有哪些等疑问都会萦绕于心,《三审制与初审的职责》,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尽论述,相信新编辑读完此文定会有醍醐灌顶之感。而对一些技术环节,郑老师也进行了详尽指导,《编辑的语文修养与实际应用》一文,提出了编辑加工修改的十项任务,列举了编辑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错字66例,并以出版大家叶至善先生给作者修改的一篇短文为例,具体阐发了修改的原则和方法,为新编辑树立了一个标准极高的样本。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在书稿策划过程中撰写读者调研报告,书籍出版后撰写书评等各种宣传文字,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郑老师现身说法,书中收入的此类文章均经过精挑细选,可当作范文供新编辑学习。 著名出版家吴道弘先生在评价此书时说: “反映编辑出版工作的普遍规律,无疑也保存了编辑出版史的有用史料。读着这些清丽朴实的文字,渗溢出作者的编辑出版理念和心声,显示了编辑文化的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教育出版社) (《编辑心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定价:69元。) (ID: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