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社会罗紫初
上期提到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要将学科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学以致用上。本期则主要强调,就学科范畴归属而言,出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由此决定出版学研究成果必须用于社会、造福民众。 科学学的研究表明: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其中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研究人类思维活动的科学是思维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则是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科学领域的学科划分,是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属性决定的。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出版物商品的供求矛盾,其产生与发展是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文字,人们产生了通过文字及其载体进行交流的需要,有了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满足这些需求的出版活动,由此便产生了出版物商品的供求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也不断地增长,在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出版业自身也获得了发展,这就是说,出版物供求矛盾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出版业发展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就是因为受各种不同社会因素影响而导致出版物供求矛盾呈现出不同性质的缘故。由此可见,作为出版学研究对象的出版物商品的供求矛盾,其社会现象的属性是不容置疑的。据此可认定出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作为社会科学百花园中一株尚显稚嫩的新苗,出版学要在由众多社会科学学科组成的社科学术殿堂中谋求稳定、良好的生存空间,就必须深化学科理论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品位与学术价值;就必须与时俱进,使理论探讨能反映出版产业的新动向与新进展,使出版产业的社会地位能得到不断攀升;就必须拓展研究视野,将出版学研究的空间延伸至国际社会。 本刊作为出版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决心为出版学这株幼苗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而尽微薄之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决定对刊物实行全面改版。改版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博士论坛/专稿”以及几个学科专栏的设置,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作者加盟本刊,共同对出版学进行系统、深刻的探讨,以提升所刊论文的学术品位与学术价值;二是适应出版业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要求,专设“多媒体·数字出版”栏目,对新技术背景下的出版产业发展规律进行专门探讨,以使学科理论研究能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三是分期轮流推出“港澳台出版”和“国外出版”两个栏目,以促进海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同时,还拟聘请一些国内外出版实业界与出版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担任本刊顾问和编委,以协助本刊拓展国际视野。 我们期望着此次改版的成功,我们更期盼着出版界专家、学者及广大同仁的热情支持与积极配合。 (ID:942)
|